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开通十周年
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(记者祁豆豆)一桥飞架南北,天堑变通途。2014年11月17日,沪港股票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正式开通,敲响了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响彻天际的一声锣鼓。就此,中国资本市场向全世界宣布,誓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和胸怀拥抱并迎接全球投资者,并以更加自信坦荡的步伐和勇气迈向并融入全球资本市场。
十年倏忽,回首两地互联互通机制十载岁月,内地携手香港,以两地共赢为宗旨和目标,创造了跨境证券投资新模式,探索出风险可控的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路径,助推中国资本市场深刻蜕变。它是深化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和典范样本,也是开放新征程的冲锋号角和战斗堡垒。
自沪港通互联互通机制开通以来,外资通过沪股通累计成交总额达68.92万亿元人民币,沪股通日均成交金额由2014年开通首月的47亿元人民币大幅增长至目前的1330亿元人民币;南向方面,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累计成交总额达23.13万亿元人民币,沪市港股通日均成交金额由2014年开通首月的8亿港元增长至目前的540亿港元。截至目前,沪港通下沪股通和港股通日均成交金额已分别占到沪市A股日均成交总额的13.8%和港股市场日均成交总额的8.1%。已纳入沪港通标的数量不断增加,截至目前,沪股通标的证券共有股票1349只,ETF143只,沪股通股票标的市值覆盖率已达到94%。沪港通下港股通标的证券共有股票545只,ETF17只,港股通股票标的市值覆盖率已达到85%;321只科创板股票已纳入沪港通标的范围。
近年来,沪港通机制不断优化,标的数量不断增加,交易品种逐渐丰富,交易机制日渐完善。2016年,取消总额度限制;2018年,双向扩大每日额度至四倍;2019年,将不同投票权架构公司股票纳入标的证券;2020年,在港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纳入港股通;2021年,科创板股票标的纳入沪港通标的范围;2022年,将ETF产品纳入标的证券;2023年,双向扩大可交易日历,并大幅扩容双向标的范围,允许外国公司纳入港股通;2024年,在证监会5项对港合作措施中宣布将进一步拓展优化两地互联互通机制。
以点带面,由小及大。随着内地与香港互联互通机制的逐渐成熟,内地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步入新阶段。2018年6月A股正式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,吸引了更多的国际资金流入内地A股市场;合格境外投资者(QFII)制度不断完善,准入条件和投资范围不断得到放宽和扩大,境外投资者可参与股票、基金、债券、衍生品等交易;全球各交易所之间的联通方式越来越丰富,内地资本市场逐渐与日本、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建立ETF互通合作机制,分享境内外市场发展红利。
十年耕耘,对于年轻的中国资本市场来说是成长的一个标志性阶段,但对于漫长的中国对外开放进程来说却是历史长河中的弹指一挥间。下一个十年,在中国资本市场走向全球融通的过程中,必然仍会遇到大量从未出现过的全新课题、遭遇各种艰难险阻、经受各类风高浪急的考验,在科技革命浪潮涌来以及全球联动性风险显著增强的挑战下,两地互联互通绝不会停滞不前,市场各方将努力思考在统筹开放与安全的前提下,如何在提升市场活跃度、助力新质生产力、接轨全球市场等领域探索出路,寻求突破。
启盈配资 网站地图